财经杂志2014年十六年纪念10月商业商界类新闻周刊看天下.

  • 财经杂志2014年十六年纪念10月商业商界类新闻周刊看天下.
  • 所属分类:
    发货地:六安
  • 价    格:2
  • 市场价格:
  • 今日价格: 有特价请联系
  • 优惠详情: 剩余数量总共数量
  • 最近热度:
  • 累计热度:
  • 综合得分:
  • 信誉得分:
  • 品牌:
  • 货号:d19ddc5859c
  • 立刻联系购买联系商家芯动图书专营店

        本商品由芯动图书专营店提供,通过芯动图书专营店完成交易,请放心购物

  • 书刊种类:商业/财经
  • 杂志期刊名称:财经杂志2014年十六年纪念10月

芯动图书专营店图片仅供参考

财经介绍:秉承“独立立场、独家报道、独到见解”的理念,《财经》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、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、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,及时予以分析和 评论,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更给予特别关注;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、时政要闻,《财经》亦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,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 见长。
《财经》被广泛地评论为目前中国国内仅见的高级财经类新闻性出版物,其主要读者为中国的中高级投资者、政府管理层和经济学界。自 1998 年 4 月创刊以来,《财经》的很多报道、评论为海外重要媒体如华尔街日报、路透社、远东经济评论、南华早报、金融时报等广泛转载或引述,在2008年世界权威的 品牌价值研究机构——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举办的“2008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年度大奖”评选活动中,财经凭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影响力,获得“中国最具 竞争力品牌”称号。

(咨询特价)年4月18日,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(简称“联办”)创办了《证券市场周刊Money》杂志,并聘任胡舒立担任主编。杂志后更名为《证券市场 周刊月末财经版》、陆续刊发多组报道和评论,关注中国证券市场、电信业重组、中国加入WTO等重大话题。2000年10月杂志正式以《财经》刊名出版发 行。《谁控制了冯明昌?》、《成败陈久霖》、《琼民源》、《君安震荡》等一篇篇报道相继问世。这些文章不但以其调查之缜密、叙述之简洁而为世人刮目相看, 更令人叹服的是报道揭露了中国股市界的黑幕,尖锐地批评了证券市场那些丑恶的现象。2002年1月,《财经》改为半月刊。随着“谁来接管银行”、“开平之 劫”、“贷款黑洞”、“接管深发展”、“东亚:银行涅盘”等一系列封面文章问世,《财经》开始在中国金融领域的新探索。
2000年10月,《财经》杂志发表了《基金黑幕》一文,矛头直指中国几乎所有的基金管理公司,揭露了许多腐败的现象,比如在桑拿浴间里头接庄等等。这 下可捅了马蜂窝,十家基金公司在《中国证券报》等三大报上发表了严正声明,对《财经》施加了很大的压力;甚至有人打来,意思是基金是改革开放的新生事 物,我们要小心呵护它、爱护它。批评一个具体的事件或批评一家公司可以,但怎么可以针对一个行业。面对着重重压力,《财经》发表了《批评权、知情权和新基 金使命》一文予以反驳,严正指出:媒体的批评权、公众的知情权,远远大于利益集体自赋的或他赋的历史使命。
《财经》继《基金黑幕》以后,又发表了《银广夏》的报道,揭露了宁夏一个上市公司造假的事实:他们不但改财务报表,生产线是假的,连海关报关单也是假的。 《财经》懂得“打蛇要打七寸”的道理,为了这篇报道,厦门的记者整整跟踪了一年多,才掌握了充分的事实,然后经过了严格谨慎的调查研究,才写出了这篇力 作。《财经》的文章斩断了这家上市公司的财路,胡舒立却说:“我们要保护的是更多人的财路。” 由于《财经》确立了“独立、独家、独到”的办刊方针,发表的报道又锋芒毕露,从而引发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地震,同时《财经》杂志也一夜成名。为此,围 绕中国股市的一场大辩论席卷而来。《财经》又推出了《庄家吕梁》等力作,揭露了中国股市的种种劣迹,这场辩论的结果:促使高层痛下决心整肃证券市场的违规 行为。
2009年11月9日胡舒立辞去主编职务。新任主编由何力担任,在何力及新编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,《财经》继续坚持独立、独家、独到的编辑方针,保持原有 犀利风格的同时,注重可读性和服务性,发行量继续稳定增长。2010年3月1日出版的第五期《财经》杂志,其封面文章《再问央视大火》引发了全国各大媒体 及民众的广泛关注。杂志全国范围脱销,后紧急加印5万册。这在《财经》12年的发展史上也是少见的。

 

相关热门商品